彰化基督教醫院體系營養暨膳食部 林岳欣營養師
食療乃中華民族之傳統,目前時序已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,飲食上著重於養肺。近年台灣深受空氣污染之苦,中部地區又因為燃煤發電更是雪上加霜,若能透過膳食調理並進而鞏固肺部機能,實乃不錯之保健功效。白果為銀杏樹之果實,又名銀杏、公孫樹子或鴨腳樹子,根據本草綱目記載:「銀杏,宋初始著名,而修本草者不收。近時方藥亦時用之。其氣薄味厚,性澀而收,色白屬金,故能入肺經,益肺氣,定喘嗽,縮小便。」可知白果對肺部保養兼具食與藥之效。
白果富含碳水化合物(28.9克/100克),其次為蛋白質與脂肪。白果之保健功效來自白果酸、白果酚及白果二酚等,在體外及動物研究發現,白果具有抗菌、降血壓、抗衰老、抗疲勞、提高免疫力、提高造血功能等作用;臨床上亦被應用在治療肺結核、氣管炎、婦科病、高血壓等病症。
白果雖具有保健功效,但生食具有毒性,主要毒性成份為4-O-甲基吡哆醇(4-O-methyl-pyridoxine)、氫氰酸、白果醇等,食用過多可能會造成急性中毒,輕則產生噁心、嘔吐或腹瀉,重則產生暈眩、抽搐或是呼吸困難等症狀。針對幼兒需要特別留意其攝取量。所幸白果的毒性成份在充分加熱後即可被分解,因此只需要適當的烹調,即可安心食用。市售白果大多以罐頭或是真空包裝的方式進行販售,選購時應注意包裝的完整度與詳細的廠商資訊,以確保食品的衛生與安全。
除白果外,白木耳、百合、蓮子、白蘿蔔、水梨、杏仁及山藥等食材,也都具有潤肺的效果,大家何不妨試著挑選幾樣喜歡的食材,試著做一道暖身又養肺的料理吧!
參考資料
1.徐佩玲(2016)。中藥白果與白果葉的毒性與功效介紹。長庚藥學學報。
2.食品成分資料庫。衛生福利部食藥署
3.簡易營養量計算表。營養師全國聯合會